“西蜀枸酱酱酒之源”是赤渡可追溯的历史源头,与茅台、习酒等酱酒同样产自酱酒核心产区赤水河畔,也同样采用“12987”大曲酱香工艺,但是工艺细分下窖池的差异和具体生产环节中的科技创新,造就了
赤渡酱酒与其他品牌不一样的酱香细腻,柔和幽雅之感。
“现在还不能说赤渡就能代表川派酱酒的发展,但是四川酱酒的代表一定有赤渡”,蒋总谈到,这也是赤渡品牌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随着消费者日益成熟,终将对赤水河两岸酱酒产区的一致性与共享性实现充分的认知,因此在告别了“派系之争”后,以赤渡为代表的四川酱酒还将迎来发展机遇。
酱酒对年份的要求较高,目前川酱公司建有二郎和永乐两个生产基地,每年保持1-1.5万吨的基础产能,储能超过3万吨,并向4-5万吨迈进,巨大的原酒产能和储能为赤渡品牌价值的释放提供了直接保障。
另外在品质层面,川酱公司有着绝大多数酱酒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川酒集团组建的川酒研究院是最具规模与专业化水平的酒业科研中心之一,并拥有检测中心、色谱分析室、理化实验室、微生物研究室、新产品开发室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实验室。
而由20位国家级评委、近70名高级酿酒人才组建的人才团队,为
赤渡酱酒的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这些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也为川酱公司带来革新的底气。
之前,川酒集团还投入2亿多建设自己的“ GMP 体系”(制药企业生产规范),打造医药级的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使酒体更加洁净、安全、健康。这套标准不仅开创了酱酒生产标准的先河,也成为赤渡品牌稳健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蒋总透露,川酒集团在去年就提出要打造“阳光下的灌装”,并且还将加大对产品溯源体系的投入,“截至目前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基础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年计划中,要快速的完成在品质方面溯源体系的搭建。”而溯源体系的搭建完成,也将为赤渡形成极具竞争力的品牌美誉和口碑。